> 资讯
强强联合 欧洲复苏委员会ERC高度肯定与安保医疗的国际合作成果
2025-07-04  来源:互联网  

      2025年6月,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在简报内评价并高度肯定,欧洲复苏委员会ERC与安保医疗开展的国际合作成果。

      ERC简报(ERC Newsletter),每月定期向外发布欧洲复苏委员会的重要信息、重大事件以及心肺复苏领域最新的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

      安保医疗是我国领先的急救和生命支持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业务集中在急救、呼吸、镇静三大医疗领域。截至2025年5月,安保医疗已在全国建立276家ERC培训中心,培育超5000余名ERC导师。2025年安保医疗举办首届国际心肺复苏(ERC)圆桌论坛,邀请ERC专家探讨复苏中心建设、MDR临床数据合作等议题,进一步提高急救质量。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复苏委员会ERC作为全球权威复苏机构,其急救指南和培训标准已被广泛认可,与安保医疗的深度合作将推动中国心肺复苏急救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急救标准的传播。

      该简报综合了各种基于证据的策略来优化院外心脏骤停(OHCA)生存链,特别强调了旁观者CPR的关键作用和心肺复苏中先进技术的创新。

      以下为几个要点:

 

      患者存活基石:旁观者发起的心肺复苏

      流行病学数据证实:49%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时有目击者,但全球仅有32%-45%的病例实施了旁观者心肺复苏(b-CPR)。有效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的关键决定因素包括:

      其一,深化公众PAD项目。在公共场所部署AED,可将除颤时间缩短4.2分钟,使出院存活率提高48.7%。

      欧洲复苏委员会ERC与安保医疗合作,采用可量化、可扩展的培训模式。依据2021ERC指南,在全中国范围内已对超60万人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培训并颁证。

      其二,数字化平台提升培训质量。安保医疗专有的基于人体模型的评分系统集成了心肺复苏质量实时反馈功能,通过客观测量指标,达到校准心肺复苏技能目的。

      培训后生成的心肺复苏质量评估报告,解决了以往培训不能获得胸外按压份数(CCF)和通气时间问题。

 

      创新联动通气:解决心肺复苏难题

      当前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CCF≥80%)。但按压中断超过10-16秒的情形较常见,导致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

      由安保医疗创新研发的CPR-通气智能联动技术,在按压暂停期间,实现心肺复苏机触发呼吸机,减少无血流时间,提高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水平。

      该企业最新研发的多模态复苏系统EMS-600,将机械心肺复苏(CPR)、二氧化碳分压图指导下的通气以及自动除颤集成在一起,简化复苏操作流程,加强跨学科之间协作,提高患者存活率。

 

      双赢合作:彰显临床价值和划时代意义

      据悉,安保医疗致力打造急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整合跨学科的患者治疗管理:复苏前基于人工智能的ROSC预测和5G赋能的远程心肺复苏指导,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复苏后集束式管理,包含目标体温管理等数据,提升患者长期预后效果。

      为优化院外心脏骤停(OHCA)的存活率,安保医疗研发的CPR-通气智能联动和集成的EMS-600系统,代表心肺复苏科学范式的转变,解决传统心肺复苏质量和多学科协作的历史难题。

      此次研究进展,不仅彰显出欧洲复苏委员会ERC与安保医疗双赢关系,更促使急救系统迭代升级与广泛应用,积极推进PAD广泛布局,提升生存标准,重新定义院前急救医学的新标准。